【IT168 导购】作为台式计算机的有力竞争者,目前的笔记本电脑受益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,它的硬件配置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,已不逊于台式机,而它逐渐拥有的灵活、先进的网络功能,进一步增强了笔记本电脑在"可移动性"方面的能力。而使笔记本电脑实现真正移动办公的是无线局域网技术。
多数用户选择笔记本电脑的主要原因是看中了它的可移动性,生产厂商们也在此方面加大了技术的投入力度,尤其是Intel推出了低电压的笔记本电脑专用CPU,使得笔记本电脑的功耗大大降低。这一方面降低了笔记本电脑对散热的要求,使笔记本电脑轻薄化成为可能。另一方面,电池使用时间也可以得到延长,使移动办公更名副其实。
应用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,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,用户对移动办公有了更高的期望,移动到哪里,用户都希望能够不间断地进行网络连接--改变办公地点时能够不用烦琐地反复插、拔网络线头,能够实现在移动的过程当中维持网络的连接。显而易见,在那些不易布线、施工难度大、临时需要、移动性强的地方,有线局域网通常都难以达到要求,线缆就成为限制网络灵活性的障碍,需要一种无线连接的解决方式,以摆脱线缆的羁绊。
对于上述需求,无线方式进行局域网互联是一种非常出色的解决方案。在局域网支持无线连接的情况下,笔记本电脑只要配上无线网卡,就具有了更强大的移动能力,它具有传统局域网无法比拟的灵活性。用户可以在办公区内自由移动(尤其是可以移动到缆线所无法到达的地方),方便地使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与公司整个网络保持随时随地的连接,位置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变换。
仅仅从缆线这个角度来看待无线局域网是不够的--无线局域网已经重新定义了局域网。联接不仅仅是连接,"本地"的计量单位也从米延伸到了公里。基础设施不需要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里,它已经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移动或变化。另外无线局域网还具有抗干扰性强、网络保密性好的特点。
市场规模的增长必然带来成本的下降,无线局域网的价格正日益下降。目前,无线局域网的市场主要有两个方向:一是增加电脑的移动性,让电脑更符合人性,例如在办公室内,用户可以像使用室内无绳电话那样,随心所欲地使用联网的笔记本电脑。另一个方向是,在工厂、企业、校园等网络覆盖面积大、信息点少的场合,用无线局域网更经济;或者在不便于布线的场合,用无线联网更方便。
由此可见,无线联网功能激起了笔记本电脑功能应用的又一番热潮,通过笔记本电脑内置无线联网模块及天线,用户可以携带笔记本电脑从办公室到会议室,不需要任何连线也能保持与网络或Internet的连接,并可以尝试一下在办公室、会议室、会客室随意走动但保持"在线"的现代移动办公乐趣。
基于无线局域网,还可实现广域网及个人信息网的无线通信方案,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使用笔记本电脑达到随时随地的无限移动效果。如惠普/朗讯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包括广域网/局域网/个人区域网的全方位无线移动方案。这样可使笔记本电脑无需通过电缆即可接入局域网,进行资源访问,并且能够使每一位网络使用者通过电子邮件、网络间的文件传输等功能紧密连接在一起。
笔记本电脑用于无线局域网时组网方式主要有三种,一个无线局域网包括一个基本服务区,一个基本服务区通常包含若干个单元,这些单元通过接入点与骨干网相连。骨干网可以是有线网,也可以是无线网。同时,无线局域网可独立使用,也可与有线局域网互连使用。
1.对等方式
网络中任意两个终端可直接通信,不需要单独的具有总控接转功能的接入设备AP,所有的终端都能对等地相互通信。将若干个无线网卡插入相应笔记本电脑上,便构成一个主机对等局域网,适用于未建网的用户或组建临时性的网络。
2.接入方式
这种方式相当于有线局域网的扩展,以无线链路作为原有的骨干网或其中一部分。接入方式的局域网以星型拓扑为基础,以接入点为中心,所有的基站通信要通过转接。接入方式是IEEE 802.11b主要的应用方式,由于802.11协议严格制定了多信道漫游功能,作为基站的笔记本电脑,在不同的接入点间能够自由地无缝切换,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流畅性。这种方式覆盖面积比较大,主要在近距离内用于多个工作站或局域网的互连,它的速率不如点对点,但它非常适合强调信息的便捷性、流动性的地域应用,特别是园区网。
3.中继方式
它建立在接入原理之上,两个笔记本电脑点对点连接。由于独享信道,这种方式较适合于两个局域网的远距离互连。架设高增益定向天线后,传输距离可达到30公里以上。采用中继方式的组网模式十分灵活,可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