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线组网 频道

张宏科:超前构建未来网络

  【IT168 资讯】

  ——人物档案——

  张宏科

 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;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;电子学会理事;信息产业部科技发展“十一五”规划信息网络技术专家组成员;国家973计划“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”项目首席科学家。

  多年来主要从事通信、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和学术方面的研究,特别在有关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结构、关键理论、技术基础以及面临问题等方面有深入细致的研究。

  在学术方面,先后撰写学术论文200余篇,分别发表在《中国科学》、《Chinese Science Bulletin》、《电子学报》、《通信学报》、《电子科学学刊》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,并成为该学科领域国内权威杂志的主要审稿人。

  先后获得詹天佑科技进步奖(2001年)、茅以升科技进步奖(2003年), 2004年入选全国“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优异人选”, 2005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(主持研制的BJTU IPv6 无线/移动路由器),2008 年获中国电子学会信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。

  12月29日一早,记者在办公室门口“撞”到张宏科时,他正拿着一沓儿资料准备去开会,由于刚做完牙齿手术,张宏科说起话来有些费力。

  谈到自己的成绩,张宏科没有流露出太多的喜悦:“项目通过鉴定,既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,又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。”记者眼前的张宏科也依然那么稳健、坚定。

  超前!别人做IPv4,他做IPv6

  “只有超前,才能赢得时间,先人一步取得科学的研究成果。超前是科技创新的制胜法宝!”张宏科说得铿锵有力,“一个科研人员应该在十几年前就了解掌握自己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。”

  目标锁定当时国内无人涉足的IPv6路由器IPv6路由器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核心设备。早在2000年,张宏科就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、技术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IPv6路由器。这台路由器的研制可说颇为传奇。

  上世纪90年代末,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,但路由器都是从国外进口。为掌握关键技术,我国启动了IPv4核心路由器的研制。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,张宏科也开始研制IPv4路由器。但最终,他做出来的不是IPv4,而是IPv6的路由器。

  “别人已经做出来的成熟的东西,再去重复做研究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。”张宏科说,1996年美国、日本就有了IPv6试验床。张宏科把自己的目标定在国内尚无人涉足的IPv6用户端接入路由器。

  经过几年的努力,就在国家支持的项目IPv4路由器完成的时候,张宏科研制的IPv6路由器也诞生了,并通过技术转让获得了第一笔学校科研资助以外的项目收入。

  “非典”期间,戴着口罩工作

  2002年,张宏科带领的团队获得了国家863项目的资助。但不到一年,正在这个项目处于攻坚阶段的时候,北京交通大学就成了“非典”的重灾区。“戴着口罩工作,搬着椅子到室外开会,那时候张教授带着我们不到十个人,克服了非典时期的重重困难,仍天天坚持攻关。在他的带领下,非典期间项目就基本定型了。”当时还是再读研究生的郜帅对这段经历依然记忆犹新,如今他已是北京交通大学的讲师。

  在这个863项目成果的基础上,张宏科带领团队又在短短两年内研制出了IPv6无线/移动路由器,成功地解决了传统网络地址资源紧缺、移动性与安全性差的难题。2005年,他的团队又完成了在工农业、军事、医疗、智能家居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的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。这种路由器能完成人与物、物与物之间的数据传输。

  “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为人类需求服务的,只不过生效的快慢不同而已。旧技术终将为新技术所替代,这是大势所趋。因此,做科研要有超前意识,等市场需求出现后再研究就晚了。”张宏科意味深长地说.

0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