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我们在E1-4测试平台上安装了PCI接口的PCMCIA转接卡,这样既可以安装PCMCIA接口的无线网卡,也可以安装USB接口的无线网卡。首先,我们进行的是单客户端的吞吐量测试,无线网卡和无线AP/路由器之间的距离大约在3米左右,确保信号强度为100%。如果被测试的设备支持802.11b,我们则设定为使用802.11b,如果支持802.11g,则设定为仅仅支持802.11g,总之这个部分主要测试被测设备的最高吞吐量。
无线AP吞吐量测试示意图
我们利用吞吐量测试脚本分别在TCP/UDP协议下进行了测试,测试包括:
-
非加密状态上行吞吐量测试
-
非加密状态下行吞吐量测试
-
最高加密级别上行吞吐量测试
-
最高加密级别下行吞吐量测试
我们分别非加密状态下和较高级别加密状态下进行了吞吐量测试——也就是说如果配对测试的无线AP/路由器和无线网卡都支持128bit WEP我们就设定为128bit,如果支持WPA-PSK,那么我们就选择WPA-PSK加密算法。
远距离测试也是衡量无线网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测试项目,我们在IT168所在的紫金大厦12层进行了这项测试,上图是12层的平面示意图,我们分别在A点、B点进行了测试。A点同被测AP/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距离大约15米左右,之间只有一层玻璃隔断;B点同被测AP/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距离大约30米,中间有承重墙、电梯间等遮挡。在这次的测试中,我们发现B点对于相当多的标准802.11b/g设备来说太困难了,因此我们增加了C点,这个测试点距离无线AP大约30米,但之间的障碍物少了很多。
![]() |
路由器测试示意图 |
我们修改了Throughput测试脚本,将发送数据尺寸(size_of_record_to_send)分别分别设定为4k、8k、16k、32k、64k、128k、256k、512k、1024k、1518k和5000k,同时开启10个Paris,在如上图所示的网络中进行了测试。为了测试最大的路由效能,我们使用优质网线连接了被测路由器的LAN和WAN。一般的情况下,我们在防火墙功能开启的状态下进行。在WAN-to-LAN路由器测试过程中,E1处于DMZ中,在LAN-to-WAN路由器测试过程中,DMZ关闭。
我们增加了LAN-to-LAN的性能测试,测试设备换为了板载千兆网卡的客户端。
测试环境为非屏蔽的环境,即一般的办公环境,可侦测到周围公司的2个802.11b的无线网络。
另外由于D-link没有能够提供配套的108Mbps无线网卡,我们使用了其它品牌的无线网卡发现测试结果并不理想,因此这次公布的测试结果赞不值包括无线部分的测试,等D-Link提供配套网卡之后,我们会按照测试方法中所提及的无线性能测试方案进行补充测试。